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大学3人入选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017-04-05 不断前进的 苏州大学

精彩推荐

1. 学无止境 | 一周讲座概览(4.5-4.9)

2.油菜花 | 装饰着我梦里的故乡

3.我时常想起你,就像想起一朵不重开的花


近日,教育部公布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此次共确定440人为2016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青年学者。苏州大学3人入选2016年度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他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

苏州大学现有9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中特聘教授6人,青年学者3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设立的专项高层次人才计划,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成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教育部实施了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目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2015年开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次设立青年学者。


 

陈 罡


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现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科室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优青)和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奖获得者(中国神经外科领域最高奖),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资助人才,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苏州市姑苏重点人才,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6项;以发明人身份获授权专利4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第一排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的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分会场主席和特邀演讲;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rain》、《Progress in Neurobiology》、《Stroke》、《Crit Care Med》、《J Neurosurg》等领域顶级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IF大于9分的5篇),中华级期刊论文9篇。 


 

陈华兵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双创计划获得者。现为苏州大学药学院“纳米药物与分子影像”研究室教授,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双聘教授。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青年基金、以及江苏省“双创计划”、“苏州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资助计划”等国家、省市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双创计划(团队)”项目、江苏省“特种医学”优势学科、“江苏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诊疗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等。在教学方面,参与了《药剂学》、《纳米医药》、《药学研究进展》等本科、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迄今为止,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其中作为通讯/第一作者在《Adv Mater》、《JACS》、 《ACS Nano》、《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Theranostics》、《J Control Releas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纳米药物》、《Bioinspired and Biomimetic Systems for Drug and Gene Delivery》、《Advances in Nanotheranostics II: Cancer Theranostic Nanomedicine》等,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何苏丹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唐仲英医学研究院党委青年委员。

近年来在阐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理学意义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研究性论文发表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Cell》、《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Journal of Virology》等,获美国专利授权1项。论文他引1200余次,单篇他引60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和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973子课题,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2015年苏州市十佳魅力科技人物。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是

无数次的秉烛达旦、栉风沐雨

他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为苏州大学创造出一次又一次辉煌


苏州大学新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微言教育、青塔、苏州大学人事处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